王健林又卖广场了,这一次是48座。短短三年时间里配资正规网上炒股,他已经卖掉了超过一百座万达广场。这次的消息一出,很多人都感慨:曾经的首富怎么到了今天还债还到这种地步?而这背后,是400亿的债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账上只有116亿现金,缺口实在太大。这笔钱,王健林得想尽办法填上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如果从头捋一捋老王的故事,还真挺让人唏嘘。2017年,万达集团的债务问题开始浮出水面,那一年,王健林开始了他的“抛售之路”。先是卖掉了万达商旅和酒店业务,接着把万达影业卖给了腾讯。到了实在没办法的时候,他开始动自己的核心资产——万达广场。万达广场可以说是万达的招牌,过去的辉煌都写在这块招牌上,可如今,为了还债,连这块招牌都得一座一座地卖出去。
2023年,他一口气卖了30座广场;2024年,又卖了26座。今年初刚卖了5座,这才又传出消息,48座广场也要出手。三年不到,万达广场的数量从400多座砍到了300座左右。卖了那么多,债还是没还完。去年,为了筹集资金,他跟太盟财团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,把手里剩下的广场也拿进去换了600亿,但即便如此,王健林在合资公司里只能占股40%。这意味着,就连剩下的广场,他也不完全是主人了。
回头看这几年,万达的债务从2017年的6000亿降到了不到3000亿,的确减轻了不少压力。但问题是,这些年,王健林除了还债,其他的事似乎都没干成。媒体报道他的消息,几乎都是关于卖资产还钱。有人说,王健林的工作现在就剩下了“还债”二字,听着让人感慨万千。
而这次卖广场的消息,最吸引人注意的,是王健林保留了广场的经营权。虽然所有权已经变成别人的,但万达还能通过物业管理,从这些广场上赚点钱。这也算是老王的一种“自救”吧,毕竟把广场全卖了,万达就彻底没戏了。
王健林的境遇,让人不禁想起他巅峰时的样子。2015年,他登上首富宝座,那时候精神头特别足,采访里还说了句“定个小目标,先赚它1个亿”的金句。这句话后来成了网络流行语配资正规网上炒股,谁提到“一个小目标”,都得想到王健林。然而,时过境迁,今天的王健林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首富,而是一个为了还债拼命卖广场的商人。
目前,万达的债务情况还是挺紧张的。今年到期的债务就有400亿,但王健林手头的现金只有116亿,明显不够。为了填上这个窟窿,他选择继续出售万达广场。不过,这次的卖法跟以往稍有不同,他不仅卖了广场的所有权,还保留了经营权。这意味着,万达还能从这些广场的物业管理中赚点收益,维持公司的运营。
虽然王健林的债务压力很大,但万达整体的化债进展还算可以接受。从2017年的6000亿降到现在不到3000亿,确实减轻了不少负担。只是,这样的日子还得继续过,短期内,他似乎看不到彻底摆脱债务的可能。
王健林这一波操作,确实让人感触颇深。他曾是中国的商业传奇,巅峰时期的万达广场遍布全国,几乎成了城市生活的标志。然而,如今的他,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卖掉这些标志性的资产来还债。这里面有市场变化的原因,也有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。
我觉得,王健林保留广场经营权的做法是聪明的。虽然广场的所有权没了,但万达还能从物业管理中赚收益,这至少给公司留了条后路。不过,这条路能走多远,还得看接下来万达的债务能不能进一步减轻。
接下来,我们一起看看对于这件事网友们是怎么看的。
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。有网友说:“老王曾经的‘1个小目标’,现在看来真是个笑话。赚1个亿有什么用?还债随随便便就得几百亿。” 还有人评论:“王健林至少是个有担当的人,比那些跑路的大佬强多了。人家敢卖资产还债,没躲没藏,这就值得尊敬。” 有人调侃:“老王这几年都快成卖广场专业户了,万达广场再这么卖下去,万达还能剩几座?” 也有网友表示:“王健林这步棋走得不错,保留经营权还能赚点钱,不然广场全卖了,万达就彻底没了。” 还有人感慨:“真是世事难料,当年首富,现在天天为债务发愁。商场如战场,稍不留神就是地覆天翻。”
看完这些评论,不禁让人感慨:王健林的“1个小目标”虽然成了笑谈,但他的努力还债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。只是,万达的未来,谁也说不准。
卖广场还债,听着就让人觉得不对劲。这么大的企业,怎么就到了今天这个地步?王健林保留经营权的做法虽然聪明,但也暴露了一个问题:万达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底牌可打了。这次卖48座广场能填上债务的窟窿,那下一次呢?债务还完,万达还能撑得住吗?
王健林曾是首富,他的“1个小目标”激励了无数人。但今天配资正规网上炒股,他的故事却成了一个警示:企业经营不能只看短期利益,更要考虑长远发展。那么问题来了,万达广场还剩300多座,王健林还能撑多久?是否会有一天,这些广场也要被卖个精光?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,万达还能叫万达吗?
天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